无人机植保行业农田管家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创业融资 >> 成功案例 >> 无人机植保行业农田管家

无人机植保行业农田管家

成功案例2016-11-14

青岛投资公司了解,农田管家正式披露了新一轮的融资,此轮融资主要用于扩大团队和拓展市场。今年3月,农田管家在成立初期获得了100万美元天使投资,仅半年时间农田管家就再次得到了资本的认可。

顺势而为

绿天使创业园认为无人机植保行业近年来迅猛发展,行业成长的红利期也已经到来。以行业的极飞为例,2015年其服务的农田共计56万亩,截止到2016年10月份,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200万亩。在中国18亿亩耕地的背景下,更多的个体植保团队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如果依靠手工打药,一个人能打20亩地,现在一台无人机一台能打300到400亩地,无人机植保的显著优势让农户开始接受这种方式。然而,市场起来以后新的问题也出现了。农田管家创始人余洋表示,无人机植保服务高密度、低频次的特点,决定了资源匹配的重要性。以无人机飞手为例,由于每个地区的农忙期不同且只有短短两三月,职业飞手需要跨越地区才能接到更多订单,否则将面临“单日收益高,但大部分时间赋闲”的问题,而一个好的服务平台可以提高飞手作业效率和植保无人机的利用率。不做硬件,不做培训,只做资源的高效匹配和作业的调度,农田管家便是这样一个平台,可以理解为农业植保行业的“滴滴”。

团队概况

团队方面,农田管家创始人余洋为国防科大硕士,出身农业世家,曾担任Linker Networks Inc的CTO,有无人机研发及市场背景;负责内控的联合创始人孟凡琦曾在华为工作7年、有2年无人机行业背景;负责战略的联合创始人候笑笑曾在高盛资产管理部工作2年。青岛股权投资公司表示,农田管家整个团队骨干都是能吃苦耐劳、接地气的创业者,这对于农业领域创业十分关键。对于平台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,创始人余洋表示,目前平台需要规范植保作业的过程,建立服务质量标准及保障体系,从而真正维护好各方利益。

分页线